2019年9月13日星期五

寻找“傻入迷 “ (星洲日报9月13日,星云版)




我喜欢光顾补习中心附近一家经济饭档,因为那里的炒青菜最接近我的口味。我爱吃青菜,每一回买经济饭时,一小份的白饭上面可以堆着至少两种的炒青菜,再配上一份的鱼或肉类。无奈大部分的经济饭档售卖的菜类选项不多,嗜肉群众总是占了大多数。我常光顾的这家经济饭档比较特别,菜类选项多,而且烹调得宜,不油腻。

每一回光顾这家饭档,我总期待老板炒了叁拜“傻入迷”。我所谓的“傻入迷”是一种与日常可以吃到的青菜有所不同的野菜,它的叶子扁又小,椭圆形;茎则是纤瘦的圆柱形,味道有点苦涩。母亲把它折成5 10厘米的长度,再混着叁拜及虾米,像炒番薯叶或空心菜那样弄成一道简单的菜肴。

“傻入迷”是我自己为这种菜所给的中文名字。印象中,我听过母亲把这种菜称作“小路迷”,不过母亲偶尔也会用福建话把它称作“猪母奶”。然而从饭档老板及周围顾客的口中,我发现他们都把它唤作Sa Ru Mi。 我尝试询问身边朋友,Sa Ru Mi 到底怎样写,为什么这种菜会被冠上这样一个名称?可惜,没有人能够给我一个明确的解答。于是就擅自为这种菜安了“傻入迷”这样的一个名称,意指自己傻傻地只懂得吃,还近乎“迷恋”上这道野菜,但却不晓得它的真正名称。

最近在面子书上看到有人分享了“傻入迷”的照片,并询问该怎么称呼。于是,纠结在心底的一个谜团就这样轻易地被解开了。原来我那“傻入迷”的中文名称是马齿苋。我就上网进行搜索,才这道这是一种分布于全世界温热地区的野生草本植物,由于叶子形状像马齿,故被称为马齿苋,不单被人们当作野菜充饥,还具有非常多的医疗及营养价值。

然而,为何马齿苋被本地人唤作Sa Ru Mi? 我百思不得其解,网上也似乎找不到任何线索。忽然灵光一闪,想到何不询问马来同胞如何称呼这种野菜。果然不出我所料,马来同胞把这种野菜称作sayur rumi。稍作对照,顿时明白Sa Ru Mi就是Sayur Rumi,我的“傻入迷” 原来就是Sayur Rumi.

从网上读到的资料显示,“傻入迷”是一种生命力顽强、耐旱耐涝的野生草本植物,可以在田里、菜园及偏野的小路旁找得到。于是,我有了一个天真的想法,我想要在活动的范围内寻找野生的“傻入迷”。我幻想着找到“傻入迷”后的那份雀跃感,甚至很幼稚地想要采摘一些带回家给老婆炒来一起吃。我也想要让更多人认识这一种毫不起眼、价格便宜但营养及医疗价值颇高的野菜,也希望穷人家的餐桌上多一道营养丰富的菜肴。

我从日常早晨慢跑的海边小路开始,放慢脚步,睁大眼睛,仔细搜寻“傻入迷”的踪影,可惜野菜踪迹渺然。我也知道马齿苋会在午后开出黄色的小花,所以我在中午时分顶着炎热的骄阳,独自漫步在宁静的植物园及阿依淡水坝的山路,留心寻找野菜的芳踪。无奈,我与野生的“傻入迷”始终缘悭一面。看来,正如网上资料所言,在槟城已经很难找到野生的马齿苋。

我突发奇想,何不到日落洞菜市买一些“傻入迷”,亲自把它们栽种在我日常跑步的小径旁,希望它们茁壮成长,茂盛繁衍?届时我就不必辛苦到处寻找我的“傻入迷”了。

2019年7月30日星期二

沉重

准备出门买午餐给家人时,忽然收到小学同学的私讯。

“锦贵,跟你说个坏消息,我的店关了,可能不再开了,生意很差维持不下了(哭脸)(哭脸)只是心很难过,做了这么多年,心血白费了。。。(沮丧脸)(哭脸)”

读完信息,不知为何整颗心顿时沉了下来。奇怪,朋友结束餐厅的生意,关我何事?或许我就是一个容易感动的人。

立刻打个电话给那位同学,想给她一点安慰的同时,也希望知道她接下来的日子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把一间餐厅做了起来,熬过了这么多年,现在却被迫忍痛收盘,她的心情,我应该能了解。

3年前偶然地与这位失去联络长达40年的小学同学联络上了,她那豪迈不拘小节的性格依旧不变,而且是一家略有名气的餐厅老板娘。从此以后,这家餐厅就成了我们这一群1979年中华小学B校6M班毕业的老同学们聚会叙旧联谊的指定地点。还记得今年的农历新年,我安排了老同学们与两位老师到她的餐厅特设的厢房聚会,老师和同学们还放情地大唱卡拉OK,场面极度温馨。3月,另外一个男同学趁着清明节从柔佛回来祭祖,我也拉了他到这位同学的餐厅去让这两位久不见面老同学叙叙旧。阿政从美国回来,我和太太还计划找一天去她的餐厅吃一餐,可是没想到,以后很可能没有机会再到她的餐厅聚餐了。

其实,这位老同学曾经不止一次向我提起她的餐厅的事。原本她在古迹区姓周桥那儿开了一家分店, 在她努力宣传并盛意招待顾客之下,终于为自己的餐厅打响名号,生意火红,连外国游客都慕名远道而来。然而,也许屋主看到她的生意太好,有利可图,在租约到期后不给予续约,老同学只好离开姓周桥,回到总店继续经营。可恶的是,屋主在赶走老同学后,竟然在原址开设了类似同名的餐厅,售卖似是而非的大碗面,强暴了老同学多年来苦心经营得来的心血。最让人感到痛心的是老同学曾经在屋主家人经济有难时义不容辞借钱给他度过难关。现在对方竟然恩将仇报,反过来把恩人的心血吞噬了。

回到总店,老同学依旧很用心地去经营自己的生意,可惜因为总店的地点不在旅游区,再加上冒名的餐厅占据了原址继续营业,引起许多人的误会,结果很多顾客都流失了。老同学说,总店餐厅生意一落千丈,最终只好忍痛把生意结束了,就趁机让自己沉淀一段日子,之后再做打算,重新出发。

我可以了解老同学的感受。对人有恩,我们不要求回报,但对方却在自己身上捅了好几刀,那种伤,那种疼痛,不是亲身经历者是不会了解的。

我有同感,因为我也曾经被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