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星期六

《Chocolate》观后感(2)

其实,观赏《chocolate》这部短片可以不必联想到种族和谐、国民团结这些大课题去的。这部约两分钟长的影片其实传达了不少可以令你我省思的信息。



短片中始终没有露面的“母亲”和她“儿子”的对谈让我感触蛮深。这是许多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你赞成吗?



冷漠、训斥式的攻击性语气往往只会换来孩子不妥协的反驳。硬碰硬的结果是僵持不下的尴尬局面。孩子期盼的是温柔、建设性、具理性分析的口气呵!母子俩人,你一刀,我一枪地互相对着干,哪会谈出什么结果?最终还不是母亲施展出大家长的压迫手法来逼迫孩子俯顺?这是许多家庭的悲哀。


剧情的铺陈随着马来女孩的出现让人从阴暗的一面走向光明。我想,你也应该有同感吧?

短片中饰演学生的马来女孩真的很甜。甜甜的笑脸可以化解怨恨和戾气,赞成吗?



男孩带着怒气从屋后走出来店面招呼这个女顾客,很不客气地询问对方想要买什么。女孩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是因为男孩头上顶着的塑料筛子的模样让她觉得滑稽好笑。女孩甜甜的笑脸让男孩发讪,语气转为温和地再次询问女孩想要买些什么。



甜美的笑脸始终是一帖良药。男孩对着女孩甜美的笑脸,竟然忘记自己刚刚才和母亲顶嘴闹架。男孩目不转睛地看着女孩,脸上的戾气顿然消失无终,还错把婴儿奶瓶当作电池递给女孩,逗得女孩发出更灿烂的笑容。



生活中的你我,为何总爱板起脸孔,故作冷漠来对待旁人?尤其是对着我们的挚爱时,为何那么吝啬于施舍一脸自然璀璨的笑容?



恶毒、不友善的口气永远是谋害温馨的凶手。当男孩的戾气几乎已经要被女孩甜美的笑容软化时,“母亲”粗鲁不客气地音调又响起了,男孩顿时从天堂坠入地狱。他把自己的怨气转嫁到无辜的女孩身上,摧残了一朵刚要绽放的美丽的花蕊。



我想,剧末男孩原本是想要追出店外把巧克力送给女孩的;无奈,他始终战胜不了心中的恶魔,把象征甜蜜的巧克力重重地摔在柜台桌面,空留那颗巧克力在桌面上做出无声的感慨。。。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