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Ajahn Chah的禅修

无意中找到了泰国高僧阿姜查的禅语,有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反复思考个中精髓,还是有些地方不能完全彻悟。刻意张贴在这里,一来可以时时提醒自己,二来希望抛砖引玉,获得智慧者挺身为我开解疑窦。



走在佛法的路上,
你不能以“身”去完成,
你必须以“心”去走。

锁在牢狱里的只是这个身体,
不要让心灵也被锁住了。


我们仅只是这具身体的访客
就如在这里的听堂一样,
它并不真的是我们的,
我们只不过是暂时的房客。

没有任何人能替你做,
光听别人说也无法断除你的疑惑。
唯一能解除疑惑之道,
就是你亲自地做一次完全放下


佛法是在修行中生起的。
教导只是指出领悟的方法,若要领悟佛法,
必须将那教导带进我们的内心。

任何尝试要强迫自己平静下来,
都只是欲望和执着的表现,
反而会阻碍你注意力安定下来


当你做每一件事情时,
你必须心里很明白,很清楚。
当你看清楚时,
你就不需要去忍和勉强自己了。
你感到受阻碍于有负担,
是因为你不了解这点


禅修的目的不仅于经常平静自己,让自己脱离忧恼而已,
而是要洞见和绝灭使我们一开始就无法平静的原因


修行只是关于心和心的感觉而已,
而不是一样我们必须去追逐或分离争取的东西。
你所要做的,只是试着保持觉醒。

这些感觉生起的地方,
就是我们能够开悟,智慧能够生起的地方。

学习去辨认“欲望”与“需要”的不同。

混乱升起的地方,就是宁静可以升起的地方:
那里有混乱,透过智慧,那里就有宁静。

平静是引发智慧的基础,
而智慧则是平静的成果


觉知者如实地微见,
而不因变迁的现象而快乐、悲伤。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
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
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真正的归宿。
如实了解事物的真相,
并放下对一切外缘的执著,
以一颗不执著的心作为你的依归。


我们必须如实地看事物,
感觉只是感觉,
念头也只是念头。
这就是结束我们所有问题的方法。

你必须看见在快乐中不圆满之天性。

“无常”这真理是世界上最单纯的事,
却也是最深远的。

你必须把持住心,
反复地观这个苦和不愉快,
只是一个不稳定的东西;
终究它是无常、苦、无我的。

欲望一直存在着,
这只是心的一种状态。
有智慧的人也有欲望,
但却没有执着。


没有人能教你这个真理,
只有当“心”亲自了解时,
它才能灭绝和舍弃执著。

别执著良善,别执著邪恶;
这些都是世间的性质。
我们修行以超越世间,
从而将这些事情带往终点。

如果我们做事只是为了求得回报,
它将只会引起痛苦。
修行不再是为了得到什么,
而是为了放下!


即使连定(平静)也不该去执著。

坐禅不是为了要“得”到任何东西,
而是要“除”去所有一切。

1 条评论:

Hiew Thien Choi 说...

只想说两点.
1. 身份认同.(identity). 我是谁?是我的身体?我的呼吸?我的感觉?我的意念?我的灵魂(佛教不承认有不变和永生的灵魂)?那个"能知"的?---别人无法说到你懂.自个静坐去,能入定,就能意会了.理可得听,但理通了是不够的,事也得通才行.知了理,还要行事.事行通了,才是真知.

2. 你是学生物的?neuroscience 知识丰富吧?从这里来看修行,会很有帮助.心静时的neural circuit activities 状态,plasticity 和勤修与习惯的关系,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centration, resonance and entropy. We should apply modern life science knowledge to study experiences of spiritual practices reported by ancient sages or modern sages practicing ancient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