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球队中担任守门员。
我小学时代从来没有接触过足球运动。我和足球运动结缘是在我升上中学之后。当年中华中学有个不像样的草场,面积不大,黄色沙尘的地带多过绿油油的草坪,但始终是我们学校唯一的草场。后来代表学校四处“征战”时,看到其它学校,尤其是国民中学的完美草场,真的好羡慕。当时年少,不懂这就是国家政策的不公平现象。今天终于明白,我们这些所谓华校的国民型中学是如何地被边缘化,基本设施根本追不上那些政府大力资助的国民中学。为何同在一片国土上,却会有不一样的待遇?
中学的头两年是被安排在下午班上课。每天中午顶着大太阳,从老家步行到3至4公里远的学校,应该需要30多分钟的时间。妈妈是要我乘搭公共巴士上学,我却瞒着她每天走路到学校,可以帮她省下巴士车费。无奈,小时候家里实在太穷了。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比较好命,出入有父母载送,而且还是有冷气的轿车。可惜这些好命的孩子却不大体会父母的辛苦,反倒认为这样的载送是理所当然。有时路上看见走路或踩脚踏车上学或放学的穷学生,心里就会有股怜爱的感觉油然升起。话虽如此,我始终觉得现在的交通繁忙程度实在不适合孩子自己踩脚踏车上学了,太危险了。我自己本身也成为孩子全职的载送司机。这就是父母关爱孩子的表现。
到达学校,总会看到一大票的下午班学生在草场上踢球。我也忘了是怎样成为这一大票踢球学生中的一分子了。总之,印象中这些踢球的混杂着各年级的学生,多数都是那些不爱读书的类型学生。看到草场上有人在踢球,只要厚着脸皮告诉其中一个正在踢球的学生,通常就有机会加入他们的圈子里;有时都不说一声地就跟着人们在不像样的草地乱踢乱闯地追逐着唯一的皮球。群体运动就是这么奇妙,大伙儿拥有共同的兴趣,任何互不相识的人都可以很快地成为朋友。
(待续)